Wednesday, December 11, 2013

1994年第三屆國際婦女高峰會議記錄(二)

分類:兩性議題                         2007/01/27 16:50



1994.02.17(四) am9:00-10:30 論文發表: 評估:正向行動策略
西班牙代表Alemany:
女性應該運用社會的改變,各個層面的參與,利用目前有利的環境和趨勢,由分析現象才能了解事相,當今世界集權政治逐漸消失,東西差別消失,因為移民,南北觀念改變,歐洲單一市場的形成,美亞單ㄧ市場的形成,媒體和高科技發達所扮的角色,環保關切不破壞天然資源,家庭成員觀念,新的模式是以人為主的人本觀念。
依1993年聯合國人力開發報告,目前人類發展以非特定形式,而是依參與的次數、形式、狀況、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共同合作,更多的機會,積極參與影響的事件。而鄉村婦女是一個大羣體,約佔1/2,無法參與,而人類是要男女平等才能進步的。
目前,婦女照顧小孩不受國家的認同,無法與男性同樣享受開發的好處,在經濟上由於工作多屬於看不見的經濟,所以工作和經濟的保障不夠,而一旦發生戰爭或是政治文化的壓迫,例如南斯拉夫戰爭,第一受害者往往是女性。
婦女佔1/2投票人口,在國會佔有率卻只有1/10,聯合國內只有六位婦女國家首長。在社會改革中女性缺乏直接貢獻,而男性所作的決策往往是依男性的價值觀為依據。
女性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在社會上佔有更重要的角色,依據經濟成長及整合的需求要增加積極的參與。
改變的策略:1.從文化層面探討行為的標準。

       2.去除決策地位結構的障礙。
       3.增加信心(知道體系如何運作)。
       4.建立管道(增加參與,表達意見的機會)。
       5.透過婦女的參與使政府政策達到更一致性和協調性。
       6.建立時間表:保證社會改革能付諸行動且能加上婦女的角度去評估。
依照各國社會、經濟、文化的需求去調整而作發展,了解各個問題和情況,揭露單是法律上的規定不足以代表沒有歧視,不要害怕個人的力量無法達到。要運用團體的力量去改變,共同合作才可能成功。
愛爾蘭代表Barnes女士:
    目前的問題是1.促進優惠措施。2.積極參與。3.團體力量。形成一組價值觀,互相分享經驗和勇氣,為他人發出聲音,聯結力量,創造新世界—與男性『攜手』創造。分享措施及作法,學習後帶回自己的政黨,學習典範,了解別人的經驗(何者是可行的或不可行的)。對負面的看法如何去克服。
    婦女是比男性雙倍可能成為黨員,因為婦女是很多社團的主流,例如家長會、育嬰措施委員會、社區照顧…等。
    主要的課題在提高教育,自我定義要過何種生活和扮演的角色。對自我的認知不夠,其實政治是最有力的改變工具。
    優惠措施的必要性:愛爾蘭一位女性在1973年出版第一份婦女狀況報告書提出確實的數據證據,證明法律上和社會上的不公平狀況(例如結婚就要被解雇,未婚才能在政府部門擔任重要角色),1993年第二份報告書才又提出,在憲法中把女性浪漫化,說女性要在家庭中扮演好角色,促進人民福祉,所以女性很少加入勞力市場。
    要了解優惠措施是平衡的作用,女男平等,才能扭轉觀念而覺醒。鼓勵婦女參政,提議2年內至少40%性別代表比率,所以婦女要自我推銷,決定自我代表性,自我優先次序,免得被依男性角度評估。女性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資源、溝通、提昇覺醒,世界若只屬於男性團體一邊而無女性代表,公平嗎?
    在愛爾蘭法律條文都用he(他),女性被包括在男性內。某些婦女團體為別人工作或附屬於男性團體下,認為政治是腐敗的,不要去接觸,所以女性要自我訓練,也要使更多女性組織起來。當然這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準備、籌組、艱難度、參與比率等…。所以有鼓勵優惠措施的必要:例如適合女性的開會時間、教育訓練、保障名額(因為婦女的多重角色—妻子、媽媽、職業婦女…等,先天上已是不公平的競爭),讓女性有當一位領導者的典範和信心。鼓勵女性投票給已參政的女性,汲取當選婦女的經驗再支持新的女性候選人。
    最大的期望是當選後如何利用領導力使婦女受利,給予權力,使更多的婦女參政,團結起來,才能與男性勢力平衡。女性在政治系統,有許多參政的困難和痛苦,一切努力是為了下一代兒童的幸福,將男性從思想上和政治上解放。
韓國代表Yung-Chung Kim(歷 史 教授):
    首先分享韓國的經驗和現況:韓國已走出集權主義步入民主,由於人民的要求,政府的合法性來自足夠的人民支持,而能使女性選民參政,才能有效成立持續性的民主。
    韓國存在許多非政府的婦女團體。亦成立了高麗婦女發展研究所,專門研究婦女問題。在總理的辦公室亦成立了婦女政策小組,通過公平勞工法,修改家庭法…。但實際上婦女地位仍無改善,在政治領導階層中只有少數人參與,真正的民主是所有人民平等參與。婦女不了解如何組織起來,決策資源發展中比率少,通過小組的努力1989年通過在兩年內達15%的保障名額,增加參與人數。而目標是50%。。目前韓國只有二位女性部長,婦女投票率1991年小地區選舉佔54.2%,總統選舉佔80.9%均高於男性,但很少參政競選被選上。40個候選人競選國會議員只有二人當選,1992年要求保障名額在國民大會10%-20%被批評不合憲法體制。婦女要在經驗、能力、權力、參與決策層面著手後才能充分平等。
荷蘭代表(政治學教授):
    討論婦女黨的定義,什麼時候形成,形成的原因,理念和目標,一般趨勢,為什麼贏?
    首先婦女黨的定義是組成成員是婦女,創立時間2步驟1.獲投票權。2.獲政治利益。由許多男性的暴行證明男人不足以統治世界,婦女的本質較接近大地,較偏向倫理道德的天性。
    1979年加拿大成立女性主義黨,重視婦女議題(只有婦女才了解,才知道如何解決),例如育嬰問題,工作保障,經濟獨立,墮胎合法化、暴力問題;由婦女角度看政治社會,要成功便要能動員婦女同胞。
要素是1.客觀的婦女議題,不同於其他團體。
2.開始質疑時要知道不平等是大環境造成,接受自己非弱勢團體。須透過政治才能改革。
選舉成功的因素:1.政府中的代表比率。
               2.婦女議題的重視。
               3.不同於其他黨。
               4.覺醒程度決定行動程度。
荷蘭左右派意識與婦女權力的掛勾,女性候選人要得到組織團體支持,荷蘭的情況是分裂的,台灣力量亦分散,政治是剷除不平等之工具。婦女要支持婦女。政府要重視女性議題,要有穩定的參政結構,媒體的重視,參與辯論(選舉),宣導政綱,迫使其他政黨任命更多女性。
台灣代表 張博雅 女士(衛生署長):
    報告台灣婦女參政狀況,在衛生署是無歧視的。其他整體的狀況卻未必。
    中華民國至1947年女性才有參政四權,民代中有10%的保障名額,法律上規定平等及保障名額,事實上,女性參政機會不多,例如重要職位,總統、副總統、五院正副院長,女性皆高不可攀,遙不可及。政務官,民選公職人員,26部會才有2位女性部長。1991年國代佔12.8%,立委佔10.6%,1993年縣市長佔4.3%,鄉鎮長佔1.8%,平均佔14.1%,嚴重偏低,有待努力。
    原因1.傳統觀念的束縛,男尊女卑不重實際能力,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內
觀念,以家庭為生活重心。
        2.婦女同胞的冷淡,對政治冷漠,認為政治是複雜的,可怕的,黑暗的,不關心不過問,不參與。
        3.法律保障不足,只有憲法規定男女平等,及勞基法第25條規定同工同酬,所以女性的參與不足,保障比率偏低。
        4.培植婦女不力:無有效栽培,在野的5位女性縣市長皆是個人長期犧牲奉獻,痛苦中參政的。
如何提昇婦女參政機會:1.傳統觀念的教育深耕,使關愛尊重女性,鼓勵參政,媒體的宣導。
                     2.婦女的自愛,不可自外於政治。覺醒,不可避免的責任,要自覺,勤於關心,勇於參與。
                     3.立法:爭取法律更多的保障,仿傚立法機關設置相關委員會保障名額和比率。
                     4.培植人才:例如西德綠黨,參選男女各佔50%。長期計劃培育人才,執政黨閣員部會首長要考慮女性。
    潮流:聯合國決定1975年為國際婦女年,主張消除兩性歧視,提昇兩性平權,更決定至1995年止,高層人士男女各佔一半。
大會主席 呂秀蓮 女士: 從前蔣 夫人即認為婦女應參政,認為1/5席位應保留給婦女;憲法134條規定保障名額,立法機構應規定席位,目前參政率是10-14%,保障的目的是保障最低的參與。提名權在男性手中,國民黨每一選區只提一名,保障名額下,只全力去輔選其他男性候選人。所以要從體制和觀念去改變。去年修憲在保障名額外還有比例制,例如30席位國民黨62%選票,民進黨38%得票,依得票比例得到席位。需要更多的女性參政優惠措施,不平等來自1.先天的自貶。2.後天的:例如提供勞力比率不等於獲得比率。目前台灣希望第一次席位保障15%,下次加5%(即20%);而條件是需有15%的選票,未達保障名額,政黨自己調整。例如任命女性席位,每次加5%,…一直達到50%。理想是40%,因為理想亦需兼顧合諧,且需要男性的支持,為避免男性的不安。也要教育婦女,女性選民支持女性候選人,支持婦女參政,願意再等10年來達此目標,希望明年向北京散播此觀念。

                                                                              ~待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