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1, 2013

六祖壇經簡言---咐囑品

分類:佛教經文文章摘錄欣賞                2007/07/26 20:46

咐囑
某日,惠能大師召集法海,法達,法珍,法如,志誠,志道,智常,智通,神會等人宣示:你們和我多年相處,對佛法的認知比旁人透徹,我滅度以後,你們都將是主持一方教化的大師,為使你們將來說法不偏離正道,我現在教導你們講授佛理的方法。說一切法均要不離開自性。認識自性包含萬法,萬法不離自性的,就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佛性(良知),法是沒有對待的,若果動了思量比較的念頭,就落入了污染。自性是根本,隨著惡念去起作用就是眾生用,隨著善念去努力實踐就是佛用,為善為惡全在一念之間。學佛者惟有自己努力收拾放心,勤習般若觀照,一心一意虔修「無住相」的「隨緣」法施,才最為踏實。遵照這個方法深入研究,活用,就不會偏離正軌,就常常和道親近了。
惠能大師於壬子年七月命門人到新州國恩寺建築藏骨塔,並令其加速趕工,至癸丑年夏末完工。 七月一日 大師集合各門徒當眾宣佈將在八月涅槃,並說:你們如果還有疑問,要趕快詢問,我會為你們解說明白,破除疑惑,你們應把握機會不要自誤。法海等人聽後都流淚哭泣,惟獨神會不動神色也不哭泣。大師說:神會小師能毀譽不動,善和不善等而視之,已學到了哀樂不生的真理,其他的人都沒有做到,你們眾人多年在山中勤修,究竟修的是什麼道呢?!你們哭泣到底為誰擔憂呢?若果是擔憂我不知道去處,我自己自然知道,不知道怎麼會預定歸期呢?你們悲哀哭泣,想必不知道我的去處,如果你們也知道我的去處,就會明白精神是常相左右的,又有什麼悲傷呢?法性根本沒有生滅去來,物質的形態有生老病死,飛灰煙滅,精神的領域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我為你們講說一首真假動靜偈吧!你們讀誦此偈能和我的觀念溝通,依據偈言勤勉力行就不會迷失方向。偈言:『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世間一切都不是真實的,不可把他們當成真的來看待。若果以所見所聞當成實見實聞。這些見聞也就不真實了。若能覺悟自己本有真實性,拋卻假相率性而行就心真了。若果自己仍然念念不忘紅塵幻相以識為性,就怎麼也找不到真實性了。有情才能瞭解動的真意,無情就和瓦石一般。執著形相空心枯坐,就和無情不動一樣了。若果要詢問真不動,動上自然有不動。若果將空心枯坐沒有動靜當成是不動,無情那裏會有佛種?!能在此處辨明真假,於第一義「無念」決不動搖,就是真如的妙用。努力修習用意觀照,深入研究潛修默悟,自然佛果圓融來去自如。學習大乘佛法,仍然執著生死的束縛,是沒有意義的。與人討論佛理,能相契就詳談精義,如果不能相契,也不必諍辯,力行敬讓自然彼此歡喜。此宗本來就是與世無爭,重在克己復禮勤勉力行,慈暉普照人我同覺。若果有了諍辯的念頭就失卻了道意,執著雄辯的法門,就走入生死論迴。
法海再拜啟問:老師入滅後,衣法傳付給什麼人?大師說:我自從在大梵寺說法以迄於今,歷次講說佛法要旨所記錄的講義,可編輯成一本書,此書就名為「法寶壇經」。希望你們善加守護,代代相傳,力行不懈,廣度羣生。依據佛祖達摩大師所留下的偈言:『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達摩大師到這裏來,目的是在傳授佛法救度羣迷,經過前後六代遞相推廣,這裏的人對佛法已有所認識,遵照經文記載的方法努力修習就能成佛。法衣和法器不必再傳了。
大師對眾人說:各位善士,若果想成就佛智,必須通達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能夠在一切處不住於相,在俗緣中也不生憎愛,沒有取捨,不眷戀利益,不計較成敗,安閒恬靜,虛融澹泊,就是一相三昧。能在一切處行住坐臥都保持純淨正直真誠的心,念念不忘自性觀照,刻刻自覺,時時反省,不動心,不移志,努力勤修,永不退轉,自然佛土清淨,這就是一行三昧,就等於是土地有了種子,能善加培養就能成長結實。有一相或一行的認知,肯下苦功夫深入體驗,就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如今說法,譬如是即時雨普潤大地,,你們的佛性就是種子,遇著這個甘露就都發芽生長了。能順承這個宗旨去努力,必能得到正覺,能依著我的行持去修行,一定可以得證妙果。現在聽我說偈:『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心地包含各種種子,萬法皆由心生,只要遇著了法雨普施,各類善行也就逐漸萌芽了。能夠猛然省悟,世間萬華都是幻像,努力鑽研佛理,漸修漸悟漸入佳境,菩提也就自自然然的成熟了。自古及今,正法沒有兩種,心地也是如此。道,本來就沒有形相,你們不要執著形相去比較優劣空心觀淨。心本來就是清淨的,根本沒有取和捨。成佛成真全在自己的修持,依賴和懶惰是沒有益處的。希望你們各自省悟,隨緣而往,好自為之。
大師於 七月八日 告訴門人想回到新州國恩寺去,叫大眾趕快整理舟楫。大眾極力哀留,大師說:諸佛出世都展示了涅槃,有來必有去,落葉歸根是理所當然的,我來的時候根本沒有口。學佛重在身體力行。口說是沒有用的,你們用心去體驗。眾人問:正法眼藏傳給何人?大師答:肯力行的人悟得,無妄想的人通達。眾人又問:自從佛祖應世以來,一共傳了幾代?大師答:古佛應世的非常多,已不可計數,,現在姑且從七佛開始計算吧!(一)毘婆尸佛。(二)尸棄佛。(三)毘舍浮佛。(四)拘留孫佛。(五)拘那含牟尼佛。(六)迦葉佛。(七)釋迦文佛。接下來的(一)摩訶迦葉尊者。(二)阿難尊者。(三)商那和修尊者。(四)優婆毱多尊者。(五)提多迦尊者。(六)彌遮迦尊者。(七)婆須蜜多尊者。(八)佛馱難提尊者。(九)伏馱蜜多尊者。(十)脇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毘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猴羅多尊者。(十七)僧迦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孥羅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傳到惠能正好是三十三代。
唐玄宗先天二年,歲次癸丑, 八月初三 日,惠能大師在國恩寺吃完了齋,對徒眾說:你們各依本位安坐,現在我和各位告別。法海稟告:請老師留下一個啟發後人的方法,讓後代的迷人都能見到佛性,個個都成佛。大師說:你們用心細聽,後代的迷人應當明白,認識眾生的就是佛性。若果不認識眾生,不反身檢討自己言行的善惡,卻到身外去尋佛,縱然經歷了萬劫也找不到佛。我現在教導你們,重點在認識自己心中的眾生(妄念),見自己心中的佛(正覺),想見佛就要先認識眾生,心中沒有妄念執著,自然正覺常在與佛同存。都是世人著了尋找佛的迷,並不是佛有意去迷惑世人。自己若果省悟,眾生就是佛。自己若果迷惑,佛就是眾生。有了冤親平等的意念眾生就是佛,有了奸詐邪惡的念頭佛就是眾生,你們若果心懷險曲就是佛性隱沒,只要一念仁慈心懷平直佛性就立即顯現,佛與眾生只在一念之間。每一個眾生自己心中皆有佛,自己心中的佛(良知)才是真正的佛(正覺),自己若果沒有努力向善行善的心,又能到什麼地方去找真佛呢?!你們應徹底的省悟,自心就是佛,不要再狐疑了。心外是沒有一物可以建立的,世間的萬法都是心生的,故楞嚴經說:「起心動念就生種種法,妄念消除萬法自然寂滅。」現在我說一首自性真佛偈和你們告別,後代的眾生能夠明白此偈的含意,就能見到自己的本心,自己肯努力修持就能成佛。偈言:『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慾。見性剎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自己的本性(自覺)就是真佛,邪見(貪嗔痴)就是魔王。受到邪惡的妄念迷惑,就是和魔鬼同舍。有了悔過自新的正覺,就是和佛祖同堂。意念中有了邪見,就生出貪嗔痴三毒。這時就是魔鬼的化身,覺醒了有正見,貪嗔痴三毒自然消除,魔鬼就變成了佛。法身報身及化身,這三身根本就是一身。自己能省悟三身本來是一身,就種下了成就佛智慧的基因。淨性根本是從化身產生的,也可以說化身本來就包含了淨性。能反身而誠率性而行,化身千千萬萬所行的自然都是正道,也由於常行正道的緣故,自然也享受到了圓滿真實無窮的樂趣。淫性本來就是淨性的病根,只要除去淫性立即成就了淨性之身。意念中能徹底脫離色聲香味觸的污染,就能返本還原見性明心,步入光明的坦途。今生若果遇著頓教法門,猛然省悟本性,自覺自修,就能識自心,見世尊。若是妄想從身外去尋找作佛的路徑,就永遠找不到正確的道路。能從自己的起心動念處深自反省,為善去惡悔過自新,當惡盡福生的時候,就能見到自己的真如,這,就是成佛的正因。不肯自己努力,不從修心養性去體驗,妄想從身外去獲得捷徑,企圖藉著老師的提攜達到成佛的目的,懷著了坐享其成的貪念就是自誤前程,這就是世間的大痴人。頓教的方法現在已留下了,想要得到救度就要自己自修。正告今後的學道者,若果不依照這個方法去努力,就是悠悠忽忽的過日子,自己浪費寶貴的光陰。大師說完偈,告訴徒眾:你們要好自為之,我入滅以後,希望你們能夠立定勤勉自修的決心,常常檢點自己的言行,只要離一切相,無去無來無生無滅無動靜無執無住,就能明心見性。為恐你們心中仍然迷惑,不能領會我所說的道理,特別再囑咐你們更簡單的見性方法,我滅度後,你們能依此修行,就和我在世是一樣的,如果不肯自修,縱然我常在世間,對大眾也是沒有益處的。復說偈曰:『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佛性,為善去惡是修行,初則勉力行之,繼則竭力行之,久之習以為常,自然無執無住,歸於大化。大師說完偈,端身正坐至三更對門人說:我走了。就自然圓寂。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