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3, 2013

置頂文章---菩提達摩大師 大乘入道四行觀 .

                                                                                                                        2007/02/11 16:07


菩提達摩大師   大乘入道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苦也。捨妄歸真,擬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者,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長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施捨,心無吝惜,解脫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推薦24小時網路電視台---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2010/08/06 13:12


推薦24小時網路電視台

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轉載聖嚴法師的【佛教入門 】如何理解佛教?

                                                                                                                            2010/03/03 21:58

【佛教入門 】如何理解佛教?

對於中國人而言,不論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習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內。相對地,中國的佛教,也不全同於印度或其他國家的佛教;因為佛教到了中國之後,經過近兩千年的發揚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所以中國佛教,是外來的文化,也是中國自身的文化。可是,當佛教深入中國的民間而成為普遍化的信仰之後,對於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為大眾所知大眾所知的民間佛教,乃是為求現世利益而供觀音菩薩,為求死後安樂而供地藏菩薩,為了消災祈福而念藥師、彌陀。活著的時候,為了求財、求壽、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許願;死了之後,即由親屬請了出家的僧尼,誦經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約僅僅如此。當然,這些觀念和現象,站在作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說,佛教並不反對,只是佛教的內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並不僅是如此

這也難怪,縱然是中國的知識分子,自佛教於兩漢之間,由西域傳到中國以來,雖有不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為佛教的弘揚和實踐作了偉大的貢獻。但是眾所周知,所謂儒釋道三家的優劣論爭,尚在其次,而以儒家或道家的立場,主張毀佛滅釋的史實,也是歷歷可數。他們所據的理由是「尊王攘夷」,為了維護中國的國粹,就不得不打倒或消滅來自印度的佛教。這些知識分子,大多不先要求自己理解佛教便豎起了滅佛的招牌,例如唐代的韓愈,便是典型人物。有些是先有了儒勝釋劣的成見,再來閱讀佛書,並進而採用佛理來充實他們的儒學思想,但仍抱著入主出奴的觀念,排斥佛教,此如宋朝的朱熹,也是典型人物。此後所謂宋明的理學家,無不走著崇儒闢佛的思想路線,他們所持的理由,總以為佛教是出世遁世之學,儒家才是入世治世之學道家則更有趣,排斥佛教,卻又模仿佛經的形式,抄襲佛典的內容,編造成道教的經典。實則,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僅有方士而尚無道教,毋寧說中國的道教,是由佛教哺育而成的中國宗教;中國的儒學也由於佛教的滋潤而開出了宋明理學的新境界。所以說誰是入世治世?誰是出世遁世?根本難以分辨。如說儒者治世,中國的政治,歷代多以儒學為主,可是王朝的興替治亂,始終都在變動之中,更可以說,近世中國之衰弱,便是整個中國文化所造成的,難道儒教沒有責任嗎?反而是佛教始終以在野的立場盡化風易俗的義務,未嘗有政治權力的野心,卻從未逃避現實。假如說,佛教果真是消極避世的話,一般人信佛之後,便會脫離世俗,那麼還有誰來向世俗的大眾做宣化的工作呢?假如無人入世宣化佛的教法,佛教不唯不能傳來中國,來了中國也無能深入民間而成為最普遍化的宗教

當然,現代的知識分子,不會再以中國的儒家為正統而來排拒佛教;但也不是絕對沒有,只是這種思想已不合時代潮流,因為儒家本身也正遭受著各種角度的攻擊,我們倒要反過來同情儒學的處境了。比如今天的世界潮流中,雖有很多歐美及日本的學者研究儒家思想,但其絕不會以儒家的兒孫自居,儒家所說的「道統」觀念,在他們是無法承受的。至於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在信仰、在實踐,雖然也有不少學者僅將佛教當作學術研究,卻有著更多的人在研究佛教,也信仰佛教。
很久以來,最大的困難,乃是無法使沒有宗教需求的人接受佛法不信宗教和反宗教,有三種原因,一種是他們覺得宗教的信仰,對於自己無關緊要,不反對他人信仰,自己則不希望信仰;像這一種人,或可能當其遭遇世事的打擊、變故之時,在無可告援之際,會想到某一宗教的信仰,對自己可能有用,也可能終其一生,不會進入宗教之門。另有一種人對宗教抱有所謂「迷信」的成見,所以反對宗教;但當他們在求知的原則下,接觸宗教的人士或閱讀宗教的書物,經過一段審察的時間之後,就很可能改變反宗教的態度,如要他選擇那一個宗教,作為終身的信仰,我可斷定他們將是選擇佛教,因為在所有的各宗教中,佛教在表面上雖也不無迷信的色彩,佛教的教義,卻是最不迷信的。再說第三種人,乃是屬於某種主義或思想的忠實信徒,他們對於宗教,打內心起,就存有極深的偏見,要他們不反對宗教,甚至信仰宗教的可能性,縱然是有,也很渺茫。這是世間相相反處,也是相成處沒有惡,顯不出善沒有惡,也無需要善;宗教是為需要的人而存在,卻是為了無宗教信仰的大眾而產生宗教有了反宗教的人,始能促使宗教精神的歷練與昇華有了反對佛教的人,才能為佛教帶來新生的機運,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立場看惡魔,惡魔乃是修持逆行的大菩薩化現。因此,在佛教的立場,唯有盡其在我地努力弘化,絕不憎惡外來的打擊者與毀謗者
以上所說的三種人,第一種人假如接受了宗教,那是不論什麼宗教,都有可能成為他們信仰的對象;第二種人如果接受宗教,必然是選擇佛教;第三種人終身不信宗教,佛教也不將他們視作惡魔。但是,佛教徒們自己以惡魔的身分來摧毀佛法者,歷史上不曾有過;因為若非大菩薩的化現,擁護佛教、修行佛法唯恐不及,豈敢破壞佛法!佛陀也曾再三叮嚀:佛子愛護佛法,應當比愛護他自己的身命還重要。
不過,已如前述,中國人之信仰佛教者,佔的比數很多真正理解佛教者,佔的數目則很少了。原因是一般人所接觸的通俗的佛教信仰,已經變為神佛混淆,甚至被貶為低級的或原始宗教的鬼神信仰;加上少數的知識分子,在文字上對佛教加以歪曲的描述。所以,純正的佛教信仰是什麼?雖已有著佛教的三藏教典,做過極多的解釋工夫,然對現代的一般人而言,讀通佛教的經論,固屬不易,讀完三藏教典,也沒有必要。因此,有許多人,希望以最經濟的時間,即能理解佛教,對佛教得到一個基本的認識,這種概要性的、通俗性的佛教著作,以前不是沒有,唯其多局限於中國佛教的宗派介紹,或僅就某一個觀點介紹,或僅以某一階層的人作為介紹的對象而著筆。那些書,當然都是值得閱讀的文字,所感不足的是未作通盤性的介紹;因為,我們要理解佛教,最好從佛教之所以發生在印度的社會及時代背景為始,然後認識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教團,以及教團的發展和演變,歷史的傳流與擴張。佛陀的教義,經過長時間的傳述及註釋,加上廣闊面的繁衍及發揚,本質雖然未變形態卻因時、地、人物的不同而有了各式各樣的表現;在這些形態之中,確有真正的佛教教義,不過也有不少是和真正的佛教並不相應的東西,我們應向讀者承認這些事實,並指出這些事實。
以下,將根據近世佛教學界,所得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中學生即可看得懂的通俗筆法,寫出十萬字左右的一冊書來,以提出問題和解答疑問的方式,將自印度開始的佛教教主、教理、教史、教儀等,作扼要和明確的介紹。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佛教入門

轉載聖嚴法師生活佛法/念佛生淨土開示文章---轉變業障為福報

                                                                                                                            2010/02/22 22:26

轉變業障為福報

業障有兩層涵義:

1.
由於從事某種行業,無暇修學佛法也不想修學佛法。

2.
由於造了種種不善惡業,以致招來種種先天性及後天性的障礙,無法修學的佛法。因此若加以細分,便有業障報障煩惱障,更細分之則稱為八萬四千障門,包括身心環境以及來自鬼神妖靈的魔障。業障多非從外來,乃是唯心所造自心所現自作自受;也有外魔的因素懺悔也能消除。
業障、報障及煩惱障,三類可歸結成一個項目,那就是「因果」。造因一定得受果報,任何一種障礙都起因於「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業障的果報有時會讓人誤以為是「福報」。例如見人養尊處優,站在佛法的角度看不是福報因為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
有些人一生都很辛苦,苦得像我一般,請問這是那一種果報?就我而言,我心甘情願地每天過這種辛苦忙碌的生活,我是在還債,還得越多,債主就越少,我越是歡喜。這種作法端視個人的感受如何?是否能以佛法的觀念來衡量,如果能應用佛法的觀念,世間的福報,不就是苦報的開始嗎福報享盡了,緊接著就是苦報的降臨。如果我們現在能把握機會,無視於辛苦,不計較侮辱,且又能幫助別人解決苦難,更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不斷地努力求進步,盡自己所能奉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實際上這就是在求福、培福。
平時能在自己的食衣住行各方面節約不浪費,又能多餘的財物用來助人,這種行為看起來似乎是自討苦吃,乃至會被譏為「有福不知享福」。如果我們抱持這種怕人譏毀,因之而不願修福的想法,就是一個愚蠢的窮人;反之,能如是行,又持之以恆,才稱得上是個有智慧的富人。
記得有一位居士時常送菜給我們的道場,結果,廚房的執事者認為菜量反正夠多,就專門挑選細嫩的葉子,而將老葉及根去掉, 那位 居士看到之後,一聲不響地將老葉、菜梗通通撿起來準備包回家,於是我們的住眾就問:「某某居士,你不是已將這些菜都布施給我們了嗎?為什麼要將那些東西又帶回去呢?」他說:「你們不吃的,我能吃,只要將葉子醃一醃就變成鹹菜,或者用來煮湯也是一道很好而營養的菜湯;菜梗或根的部分,將老皮削掉,用鹽巴漬一漬比什麼都好吃,如果你們想吃,等我做好了再拿來供養你們。」這真是一堂非常精彩的教育課。從此以後,我們的出家眾,再也不敢任意亂丟東西了。
修行不得力,是因為善根不深厚,那就是障礙心中有煩惱是業障,想修行偏偏又找不出時間來,老是有人有事阻撓你,也是障礙。這都是由於過去世造的業因,此生才產生種種的障礙,無論是生活上、心理上、身體上、環境上、人事上,都可能有阻礙。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本身是沒什麼問題,都是環境的問題,例如想參加精進佛七,結果老闆不准假,長官不簽字,或家人突然發生情況等。
這回有一位居士來參加佛七,結果到第三天便堅持要離開,我問他:「是什麼原因?」他說:「我本想打完這次佛七的,但是他不讓我繼續下去。」「他是誰?」「是我的身體,實在無法支持下去了,所以,要提前離開。」他的身體叫他不打完佛七,他的身體究竟是誰呢?是過去世帶來的業障!如果他能堅定打完佛七,他的身體便不是業障,而是福報。
也有人在念佛時,心裡很煩,無法安心,越是無法安心,就越討厭念佛。問他:「為什麼?」推說「念頭多」,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他雖是不想什麼,念頭就是會自動跑出來。這種念頭是什麼?也是從過去世帶來的業障,如果他能專心念佛,每一個念頭都在念佛,他的念頭,便不是業障而是福報。萬一你在念佛時,只見業障重重而不見福報現前,又如何來消除業障呢當然是至心懺悔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念佛生淨土 >>---

憨山大師醒世文

                                                                                                                           2010/02/22 14:26

在新的年度裏仍是每天都在懺悔、慚愧自己福報不夠,忍辱心不夠,慈悲心不夠,能力不足,無法自我消融,除了自己更加警惕,也祈求佛菩薩給我力量不斷的自我修正,早點達到目標。順便以錦玉Emaill來的憨山大師醒世文來當警惕:

憨山大師醒世文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讒曲貪嗔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種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留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緬懷聖嚴法師專屬中文網站推薦

                                                                                                                          2010/02/03 10:36

今天是聖嚴法師逝世週年紀念日,虔誠點上心香,並推薦

緬懷聖嚴法師 專屬中文網站:


節錄認識聖嚴法師七十年譜其中  一九五七年醒世將軍  內容如下:

請選擇:
  一九三O年 誕生 一九三一年 水患遷家 一九三五年 六歲初步 一九三七年 駭見洪汛 一九三八年 私塾受教 一九三九年 勞作維生,困中求學 一九四O年 對讀書發生興趣 一九四一年 轉入小學 一九四二年 輟學 一九四三年 狼山出家 一九四四年 法味初嚐 一九四五年 小沙彌的寺務生活 一九四六年 大聖寺的經懺生活 一九四七年 靜安佛學院 一九四八年 佛學院畢業 一九四九年 烽火易服,隨軍抵台 一九五O年 服役通訊部隊,初履金山 一九五一年 軍中作家 一九五二年 喜遇三青年法師 一九五三年 創作的熱情 一九五四年 初任軍官 一九五五年 新文藝青年 一九五六年 宗教論戰 一九五七年 醒世將軍 一九五八年 靈老棒喝 一九五九年 主編《人生》 一九六O年 再次披剃 一九六一年 受具足戒 一九六二年 山中閱藏,定境略會 一九六三年 《聖嚴文集》、《正信的佛教》 一九六四年 掩關瓔珞 一九六五年 《戒律學綱要》 一九六六年 出關就醫、教學 一九六七年 二度掩關 一九六八年 出關擔任講座 一九六九年 日本留學僧 一九七O年 善緣護持 一九七一年 攻讀博士 一九七二年 智旭大師研究 一九七三年 痛失良師 一九七四年 明師指點、繼續研究 一九七五年 博士比丘、國建會 一九七六年 美國教禪、住持,傳承曹洞宗 一九七七年 首度指導禪七、驚聞東初老人坐化 一九七八年 住持文化館、剃度美國青年、佛研所所長、傳承臨濟宗 一九七九年 成立美國禪中心 一九八O年 東初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 佛研所招生 一九八二年 新加坡講學 一九八三年 日本發表論文 一九八四年 訪凱普樓禪師、華岡佛研所停止招生 一九八五年 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 一九八六年 文化館改建 一九八七年 摩根灣牧牛、《學佛群疑》 一九八八年 初返大陸、弘化香江 一九八九年 創建法鼓山、首度英國指導禪七 一九九O年 籌辦佛學國際會議 一九九一年 國際行腳、紐約初傳菩薩戒 一九九二年 法鼓山基金會成立 一九九三年 台灣初傳菩薩戒、社會運動領袖獎、《法鼓全集》出版 一九九四年 禮儀環保 一九九五年 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一九九六年 法鼓山奠基 一九九七年 東歐弘化、梵諦岡和平會議、日本母校演講 一九九八年 漢藏對談、俄羅斯指導禪修、北京弘講 一九九九年 心五四運動
  全      全


內容

民國四十六年(一九五七) 師二十八歲

任職台北新店國防部某單位,從事無線電情報偵搜工作。

今年起,調整寫作路線,由文藝創作,轉為理論性文章。為《人生》、《佛教青年》、《海潮音》、《今日佛教》等多家佛教刊物撰稿,探討人生、宗教、文學方面問題,大多以「醒世將軍」、「張本」為筆名。

「最先是因性如法師接編《人生》月刊,他知道我會寫文章,所以硬是逼著要稿,他對我一向也是不錯的,礙於情面,我就寫了,並且我也從此有了一個『醒世將軍』的筆名,這不是因了軍人的身分而取,乃是為了攝化眾生喚醒世人而取。」(《歸程》頁一五九;《聖嚴法師學思歷程》頁四二)

讀書、寫作,均覺思路愈見寬廣、增進。自覺於學問之門中見一線曙光、於思想之海中嚐一滴法味。寫作主題主要在發顯世尊佛陀積極化世、不離人間之本懷,期以挽救佛教慧命。

「近世以來,從佛教徒本身的表現看也好,從學者們對於佛教的認識和價值的評斷來看也好,可以用幾個名詞來說明:迷信、消極、不生產、分利分子。其實,釋迦牟尼佛所創的佛教,並不是這個樣子,出家僧團中的僧人,每天都有他們該做而需做的事;那叫做精進的修行,而且也不脫離人群。例如,釋迦牟尼佛制定比丘必須向人間托缽,借此機會將佛法的理念和精神以及佛教徒的生活軌範五戒、十善,傳擴到人間去,所以稱他們為遊化人間的『人間比丘』

這也就是為什麼近代的楊文會仁山居士,要提倡刻印佛經、流通佛書,並且成立學院,培育僧俗的弘法人才了。他的學生太虛,起而提倡『人生佛教』;太虛的學生印順,繼而主張『人間佛教』;我的師父 東初老人,則辦《人生》月刊;我自己在台灣創立『法鼓山』,目的是在『建設人間淨土』。這都是為了挽救佛教慧命於倒懸的措施,也是回歸佛陀釋迦牟尼本懷的運動。民國四十六年到四十九年之間,我針對著這些問題,寫了十多篇文章,就是為了釐清這些問題。」(《聖嚴法師學思歷程》頁四三~四四)

六月,〈人從何處來?又往那裡去?〉刊於《人生》,首次提出學佛者「在人間努力,使人間成為淨土、成為佛國」呼籲。

「佛教不但不鼓勵人家自殺,相反地,卻鼓勵人生的勇猛精進、面對現實,從正視現實而到透視現實,能夠透視現實,才是痛苦的真正解脫,也就是美化人生的最高境界學佛者的人生,應該是恬靜的,也該是積極的,更該是富有創造性建設性佛教主張與世無爭而求達到人類和平的目的;佛教主張斷除煩惱啟發智慧,而求增進人類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以及禪宗的『教外別傳』,乃鼓勵人生有所建樹

我們能把地球淨化以後,地球也未嘗不能稱為極樂世界,筆者以為,為了免除『十萬億佛土』的長途跋涉,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在人間努力,使人間成為淨土,成為佛國

佛說『心淨國土淨』,能使人人做到『心淨』,此土豈不就是淨土?如果專求往生西方去享樂,而不顧人間罪惡的消除,實在與基督教的上生天國說同樣的屬於厭世與逃世,佛教徒怎會如此地自私?」(《人生》(舊)九:七)

八月,〈佛教青年與青年佛教〉刊於《佛教青年》。

〈理想的社會與美化的人生〉刊於《人生》。比較基督天國、西哲烏托邦、禮運大同篇,以及佛教極樂淨土間之差別。

離開這個世界是學佛的目的,建設這個世界才是學佛的手段中山先生將建設一辭,分為心理建設、物質建設、社會建設和政治建設四類,並以心理建設為四大建設之首,那末佛教的建設也是重於心理建設方面的,並且是屬於純粹的和平建設國家建設的目的,不外乎家給戶足、國富兵強,擴大至世界,則為大同理想的實現。佛教的教化,是在使得人人各安本分,不但『諸惡莫作』而且『眾善奉行』(今題〈理想的社會〉,《宗教人生》)

十月二日,撰〈站起來吧!中國佛教!〉,直指中國佛教當前危機,根源於佛教教育失敗、佛教組織無能。呼籲長者愛護青年教育青年,呼籲青年自立自強。(《菩提樹》:六○)

八日,撰〈從東西文化談到今日佛教的責任〉。從當前新舊文化交替、人心浮動、社會失衡之現象,指出「東方世界需要西方的科學知識,西方世界則需要東方的宗教信仰」,今日佛教有挽救時代危機之重大責任。(《教育‧文化‧文學》)

十日,有感佛教遭受誤會太多,因撰〈美麗的未來境界〉。根據佛法原則,指出佛教對地球遠景,實是人間淨土可期。

「人們不了解佛法,總認為佛法是消極和厭世的,(其實)佛法本身,乃是積極救世的宗教,尤其還是鼓勵人生美化啟發社會創造的宗教。所以佛法決不厭惡現實的人生社會,並且還將現實的世界,給予無限的希望佛經上說,釋迦牟尼以後,第二個在地球上成佛的,還有兜率內院的彌勒菩薩,佛經上說,當彌勒菩薩下生人間的時候,我們的世界,早已有了永久的和平,並且人口眾多,財富無量,沒有煩惱也沒有困難。那時候的人類之中,絕大部份都已信仰佛法,那是一個人間淨土的實現。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下一個結論:地球是會有一天要毀滅的,但在地球毀滅之前的若干億萬年,大同世界或人間淨土,卻早已實現了。

信仰佛教,等於得到了生命旅程中的方位指示。有了這種信仰,我們便不會在人生的歸途中兜圈子走冤枉路了;有了信仰,我們便會勇敢地去克服任何困難,不受任何困難所困擾,更不會因了困擾而感到煩惱。」(《宗教人生》)

十二月,〈論青年佛教的重建〉刊於《佛教青年》。

有鑑於基督徒歪曲事實,詆毀佛教為偶像崇拜,於是撰〈非偶像論〉以辨正,指出佛教為非偶像論者佛像只是一種表徵,究竟則是要破除偶像不只破除有形偶像,各種無形偶像崇拜,如崇拜權力、崇拜金錢、錯誤思想,均要去除。(《中國佛教》,二卷五~六期)



轉載聖嚴法師開示人生是什麼?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麼?

                                                                                                                          2009/12/29 09:38

人生是什麼?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麼?()

如果人生而沒有目的,生活便顯得十分空虛。如果生命欠缺意義,便會像行屍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著受苦。假使生存而沒有價值,不僅生存的本身變成多餘的贅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費了世界的許多資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來受報還債,菩薩行者是來修道還願人生的意義,則因人的身體難得,而又能夠知善知惡,能夠為善去惡人生的價值,是在能夠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多積功德增長福慧
我曾聽到一位母親嘆著氣說:「像我這種女人,出身寒微,目不識丁,存活在世上,既沒有用處也沒有意思。」當時,她有一個不到十歲的男孩,聽到之後,似乎覺得有點恐懼,馬上對他的母親說:「媽媽,千萬不要說這種話,我很需要你,對我來說,這世界上你是最重要了!我不能夠沒有媽媽!」母親聽後,便體會到,她在小孩的心靈裡,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便感到雖苦猶樂,非常安慰,這也就是她對人生價值觀的確定。

動物本能形態的人生觀

告子曰:「食色性也。」也就是說,飲食、男女,乃是人的本能。不論是文明人或野蠻人,都會有其求生的本能,便是飲食;也都會有傳宗接代的本能,便是生兒育女。渴望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不能沒有飲食,同時在生理成熟之後,渴望得到配偶,便有男女的夫婦生活。這被稱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跟其他動物如狗、貓、老鼠甚至魚類等均十分相似。所以,人類生活的目的,若止於此,便是最低層次的人生觀,那跟一般動物的本能相同。
很多人對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認為人生是件無奈的憾事。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聽天由命,苟且偷安地活下去。基本上,這還是屬於動物本能層次的人生觀。一般人往往也會產生這些念頭而不容易察覺。當然誰也不喜歡承認,自己是屬於這個動物本能形態的層次。但是,我經常會被問及:「阿彌陀佛,師父,我為什麼要在這世界上活受罪?」「我為什麼這樣苦?」「師父,我前輩子欠的債究竟有多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還清?」許多人知道自己有苦惱,卻找不出為什麼要生活的根源,但也無法擺脫生命的負擔,既不能心甘情願地活下去,又不得不無可奈何地活下去

癡迷的人生觀

很多人誤解地認為,人生就是為了無止境的追求滿足感而打拼,所以只有亂打瞎拼,懵懂一生。

(一)為了保障自我的安全而打拼

許多人由於缺乏安全感,渴望獲得保障,紛紛利用積蓄金錢、投資房地產、購買股票等以作為安全的保障。以為擁有的財產越多,便越有保障。為了自己的將來,或者是兒孫們的生活無虞,花費一生的時間,努力打拼,汲汲營營,以至終老。然而,有形的財產及權位,能否真正為人帶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卻大有疑問
唐朝時候,有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官居太守,慕名道林禪師(人稱鳥窠禪師)住於秦望山中的樹上,因而前往拜訪。當他見到禪師高居樹上,便喊道:「小心啊!禪師住處太危險了!」禪師卻不以為意,倒勸白居易自己小心保重,而說:「太守的危險更甚於我哪!」白太守心中詫異,自己身居高位,是一位地方首長,所到之處均受到保護,不明白禪師的用意,故問禪師:「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禪師答道:「應當小心地、水、風、火四大所成的身體,天天跟你搗蛋,生老病死隨時輪候,貪瞋癡慢疑,經常與你作對,豈不危險?」白居易聽後,十分同意禪師的說法,因為只要是在無常生死的範圍,從那兒來的安全保障!
(二)為了追求名、利、權、位、勢而奮鬥

每當人在貧窮的時候,極渴望獲得財富。當一朝擁有家財萬貫之後,便又希望得到名氣,隨後是追求勢力、權力、社會地位等的增長。如果能夠達到一呼百應、望重一方的地步,便認為是不枉此生。但是,欲望的標準不斷地提高,難以滿足由望重一方而盼能夠望重一國,乃至望重世界,擁有越多的同時,越渴望得到更多。於是,一生的時間,便投注在這無窮無盡的追求之中,不斷拼命奮鬥,只是為了滿足永遠不能滿足的欲望。

(三)為滿足虛榮心而爭奪

許多人的另一種煩惱,是時常與人比高低、爭長短。由於好勝心的驅使,每當自己的成績不如別人時,便心生懊惱,不斷地鞭撻自己,強迫自己拚命努力,以致於疲於奔命,為的就是要跟人家一較高下。一旦失敗,便自怨自艾,痛苦不堪,一生陷於自我的煩惱之中而無法自拔。得勝之時,狂傲驕縱;失敗之後,怨天尤人。不論成敗,都是在煩惱中打滾。 也有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盼望得到別人的另眼相看,雖然收入不太富裕,卻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名牌衣服,坐名貴的轎車,戴貴重首飾,以做炫耀;也有些人,富得窮不得,贏得輸不得,明明已處困境,還在死要面子,這叫作打腫了臉來冒充胖子,那又何苦來哉!

(四)像一隻愚笨的狗

總括以上所說的,都是癡迷的人生觀。事實上,很多人身陷於這一層次,竟然不能自知自救。情形恰似一隻愚笨的狗,圍繞著一株像直徑尺把粗的樹幹打轉,發現樹身那邊有條狗尾巴,本來是牠自己的,卻誤以為是來了一隻野狗,於是不斷地追逐,心想非得逮住牠不可,結果卻把自己很可憐地累死了,更可憐的是,尚不知道牠是為什麼就這般累死了

人生是什麼?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麼? ()

智者的人生觀

智者是指有原則有目標有理想的人。例如大藝術家、大科學家、大政治家、大哲學家、大宗教家等。

(一)藝術家的人生觀

藝術家把生命投注在美的時空之中,既美化自己,同時也美化環境和世界。從內心的體驗到環境的改善及改變,內外渾然一體。他們體會到整個宇宙,無非是一件完整的、完美的藝術創作。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往往嘔心瀝血,極盡艱辛。每當作品完成後,或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完全投入於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十分陶醉。但是,由於仍然未能離開貪瞋等煩惱的困擾,故當回到現實世界裡,面迎人事的紛爭,情感的糾纏,他們的心靈,便馬上變得跟醜陋的煩惱相結合,往往難以接受現實人間的生活,甚至無法與別人相處。
臺灣曾有一位武藝及畫藝非常傑出的高人,但是他的家庭不美滿,事業不順利,生活並不愉快。當他在練武作畫的時候,能夠渾然忘我,淋漓盡致,浸潤於寧靜、和諧、優美的境界中,但總不能老是練武作畫,所以這種經驗是時常間斷而不永恆的,也無法以此來排除內在的煩惱。因此,除了藝術生活,便終日以酒為伴,直到他生命的結束。可知藝術家眼中的世界雖然美麗,卻是幻起幻滅的美麗。
(二)科學家的人生觀

科學家將生命投入在萬物現象的分析和觀察之中。能夠觀察到極大的宇宙是無邊際的存在,同時,亦觀察到極小的質與量也是空無邊際的存在。這種無內無外的全體,便是整體的存在。
科學家的理論,指出我們這世界都是物質世界,往大看,大至宇宙,浩瀚無邊,是無限的;往小看,細微的質量與能,細小得幾乎並不存在,也是無限的。整個地球的生命,便由這一切的無限結合而成。與佛法所講「諸法空相」、「色即是空」的理論十分接近,但仍不足以代表佛法所見的世界真相。因為,如單純以科學的角度看,仍未能解釋為何人類要投生這個物質世界死後將往何處,也無法徹底解釋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因此,很多科學家接觸到佛法就比較容易接受佛法和親近佛法。

(三)政治家的人生觀

大政治家可以為了救國救民而奉獻時間、財產,乃至自己的生命。為了政治理念的實現,可以全心全生命的投入。他們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只想到人民的幸福,他們已能放下自私的小我而為成全全民的大我。可是,政治理念的不同,便是政敵往往會拼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政治理想,跟現實世界總有距離。
(四)哲學家的人生觀

哲學家把生命扎根於他們所發明和堅持的理念。理念是通過邏輯的思惟而證明其合理可信。哲學家的發現,例如唯神、唯心、唯物、人文主義、存在主義、現象論,如今又有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均能與哲學家自己的生命結合為一。換言之,他們的哲學理念就是他們的人生觀及宇宙觀
他們為了自己的理念而生存,他們的生命亦因他們的哲學理念而有了意義。當他們一旦生命消失,他們的理念仍能留存於世上,繼續推動下去,那就等於是他們的生命,進入了宇宙的不朽。
可是,自古以來,偉大的哲學家們,雖然豐富了人類生命的價值,但由於受到時間的考驗,哲學家的理論也不斷的被改進,甚至被彼此否定,以致逐漸演變成為僅是歷史上的哲學名詞。
(五)宗教家的人生觀

宗教家是將生命來迎接永恆全能的神,並跟對於神的信仰結合為一,人生是由於神的恩賜而來,也當服從神的意旨及安排,期待神的寵召而升天國,永遠與神生活在一起。神是創造者,人是創造物,起於神而歸於神。人與神既是彼此合一的,也是互相個別的。在人世間總是殘缺的,唯有回到天國,才是完美永恆的。此即彌補了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等生命觀的缺點。一神論的宗教家認為,人雖與神在一起,然人應各有其永恆的獨立人格,否則不免失之以人生個別價值的失落及自我立場的空虛。
正因為如此,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們,多會接受宗教信仰,偉大的哲學家們除了唯物論者,多少也會有其宗教信仰的傾向,縱然不信特定人格的神,也會相信泛神。

踏實的人生觀

踏實的人生觀,也可以說是禪的人生觀。此當先從肯定自我開始,然後提昇自我,到達消融自我
(一)肯定自我

這是說明我們的人生必有一定的目的、意義、價值也就是自信、自知、自我的立場肯定,人生何為?生命何用?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自己為什麼要到這世界來走一趟?人生為什麼會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事實上,若能承認我們既是為了受報而來,也是為了還願而來就會發覺到人生本身就是原因的事實,是很有內容的,是值得珍惜的。
受報的意思,是我們除了這一生之外,過去還曾有過很多的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的生命過程;從過去無量世來所累積的種種罪報及福報,來到今生,然後延續下去,再到來生又來生。跟許多的過去世相比,我們於這一生之中的所作所為,非常有限。同樣地,所接受到、遭遇到的也極為有限。在現在生中,接受過去帶來的罪報及福報,同時又製造了不少的惡業及善業,準備繼續受報。
當我們知道了今生是由於許多過去世果報的累積,便能解釋為什麼我們在這短短的一生之中,所付出的與所接受的,並不一定相稱、相等、相平衡了。有些人,雖然付出的努力不多,卻能榮華富貴,集於一身。相反地,有些人雖然不斷努力,勤奮不懈,為善不在人後,才智不在人下,卻是命途多舛,身世坎坷,甚至潦倒一生。因為,這一生的受報,不論好壞,都是為了對其過去多世以來的一切行為,盡著回收及補償的任務,有的是你還他人的債,有的是人家還你的債。
小時候,我的心中曾有疑問:「為什麼在眾多兄姊之中,只有我一個天生的體弱多病?到底是媽媽不公平還是另有原因?」學佛之後,我知道,這都是自己帶來的。當我在一九八八年回中國大陸探親,與家人團聚時,我的三哥對我很羨慕,認為我是全家人之中,最有福氣和最了不起的一個。後來,我告訴他有關我的生活:每天喝的是白開水吃的只是青菜豆腐每天只能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我沒有假期,乃至生病之時,也得抱病工作;我沒有私人的錢財,乃至到了美國也沒有一張床鋪。三哥聽了便又覺得他比我更有福氣。因我相信,無量世來,我積欠眾生的一定很多,有力償還時能夠及時償還,也是一大福報。
人在一生之中,總會為某一件事,或向某一些人,做出若干許願和承諾,也有一些是沒有特定對象的許願和承諾,類似的許諾,從無量生以來,不知已有多少。因此,人生在世,除了為了受報,也是為了還願。受報是為了克盡責任,還願是為了實踐承諾償債比較痛苦,還願是心甘情願的;償債是被動的受到逼迫,還願是主動的慷慨施捨。有人處處佔你的便宜,時時纏著你不放,你便可通過佛教的觀念,最好是作還願想,其次也作還債想;還願是踐諾守信,還債是負責盡責。有悲願救濟眾生是菩薩行者,有擔當償還宿債是有德的賢者。能作如此觀想,遇到逆境現前時,心中便不會自怨怨人了
(二)提昇自我

這是教我們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提昇成為一個賢者和一位菩薩。在提昇的過程當中,首先當放下自我利益而提起眾生的利益。普通人在不甘願的情況下吃虧,往往感到煩惱痛苦。假使我們能以菩薩的心作為榜樣,或是以自身來學習著修行菩薩道,便會知道,菩薩為了眾生,會做無限的付出,而不執著回饋;菩薩為了眾生的利益,便不計較自己為何吃虧,也不在乎自身為何受苦受難。無限止地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乃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菩薩的慈悲了。把一切利於眾生的事提起,且不再在乎自己的損失,也不會引起煩惱,那便是菩薩的智慧。當你全心乃至全生命的付出之後,你已增長了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豈不就是自我的提昇嗎

(三)消融自我

這是從有修有證,有施有受的層次,更進一步,做到完全沒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從佛法的立場說,稱為「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空」是三輪體空:無施者,無受者,無施的事物「無相」是無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願」是無四願:無眾生可度,無煩惱可斷,無佛法可學,無佛道可成。這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叫作無功用行,雖其度盡眾生,卻不以為有眾生可度或已度者。 此於一般人而言,很難做到,但何妨心存嚮往,試著練習,當你付出之時不是為求回饋,付出之後不再掛在心上。對社會大眾做了任何多大的貢獻,要想像著那是社會大眾共同的福報所感;相反地,由於有了讓你奉獻的機會,你應感激社會大眾成就了你的道業。雖然這是道業,你也不要覺得這是你做的一項功德。若能如此,你雖尚未實證「無我」的境界,卻是有助於你的自我的消融

(四)超越的人生觀

超越的人生觀,指的是已經徹底得到解脫的聖人。現舉出如下的一則禪宗公案來說明。
洞山良价禪師曾說:「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得。」接著又問:「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後來有人將此告知石霜楚圓禪師,石霜便云:「何不道,出門便是草。」萬里無寸草處不離處處都是草。超越了有草及無草,才能脫離執著的煩惱。
《維摩經》云:「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又云:「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又云:「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既不落於左,也不落於右即左即右,非左非右,才能不受束縛而左右逢源
《六祖壇經》云:「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心念不受外境所污,每一念都能明淨無染,離主觀也離客觀,心中無一物牽掛,便是超越的人生境界正如《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心無所求亦無所得,才有大智慧的顯現。
(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講於紐約東初禪寺, 李果嵩 居士整理錄音帶成稿,再經聖嚴法師親自修訂成文)

---本文摘自<< 禪門 >>一書---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佛性,為善去惡是修行。


--------摘自法寶壇經簡言

感恩

                                                                                                                            2009/12/20 00:30


臺灣真是一個寶島,雖然長久以來一直紛紛擾擾,但直至目前臺灣還是形成一個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充裕的國度,概括來說人民還是享受充份甚且毫無自律的自由,恣意怒放自己隨興的創意思想和言行,而這是許多並不十全十美的前人們奉獻理想互相衝突、在錯誤中努力所形成的環境。尤其在漢傳佛教,許多法師們蓽路藍縷,終身奉獻,才有臺灣目前豐富而興盛的漢傳佛教傳承,有人終身奉獻,更吸引很多人奉獻在慈善救濟環保方面聞名國際,也有人像佛教的媽媽,含蓄內斂,慈母般細心關懷,諄諄教導叮嚀,在精神心靈上提供佛子許多安慰和安心的港口,也有人像佛教的爸爸,雖然不像慈母般細心,但以他個人領袖光環的魅力,吸引許多佛子激盪出他們的才華,莊嚴了佛教在世間的多采多姿,富麗堂皇的面貌,大法師們的犧牲奉獻在在凝聚了佛教的向心力和傳承,雖然各自禪風不同,但都嘉惠了臺灣的佛子,我的心理永遠感恩,無盡的感恩!

轉載聖嚴法師開示---什麼是生活

                                                                                                                          2009/12/19 09:38

曾經希望聖嚴法師乘願再來,而精神的境界是不滅的,不如轉載節錄聖嚴法師的文章讓他正信的佛教精神與有緣的人分享。希望孩子們有朝一日也能有機會深入佛法,同我一樣甚至超過我感受到佛法的好處,更能學佛、報佛恩將佛法流傳世間。
有機會希望能讀完法師的法鼓全集,做更深入的了解和實踐。我只是複製節錄轉載,就如佛經的如是我聞,表示這只是我聽聞到的,不同時空、每個人的詮釋和體會或許都是不同的。

【聖嚴法師開示】什麼是生活
  每天的活動都是生活,奇怪的是,卻不知道為何會如此地生活。
小時候,父母要我們那樣地生活;上學了,老師指導我們過學生的生活;在美國,追求獨立自主快樂的生活;在臺灣,追求民主富足平安的生活。可憐的是,我們經常是在大環境的擺布下,無法依照自己的意志來生活。往往我們希望能準時赴約,結果路上塞車而遲到了;打算晚上去看電影,結果是帶著小孩到別的地方去了。
  所以,我們的生活不全是自己能自主的,而對於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很清楚的,我們以為已經體會了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吃到的東西,事實上卻不盡然。正如我現在講的話,諸位聽了,領會到的卻是因人而異。這就表示著,客觀的事實主觀的自我,所感覺到的生活並不相同。因此,我們常常不清楚其他的人發生了什麼樣的事,便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猜測人家、代替人家、說服人家,往往我們是存著好心替人家解決問題,結果卻增加自己的困擾,也為人家帶來更多的麻煩。
  因此,所謂生活,就是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不斷地互相幫助,也不斷地製造錯誤。這就是人間生活的現象,但是,我們沒有其他選擇,還是要繼續生活下去。
錯誤即是真實   
       
如上所述,「禪」不是用語言文字和想像所可以說明的,而生活則是一種經常製造錯誤的幻象。前者是絕對的真實,後者是不斷的錯誤。若以哲學或宗教的立場而言,錯誤有錯誤的層次,真實有真實的領域,這兩種情況是不可能連接在一起的。
  但是,以禪法的觀點而言,真實與錯誤,非一非異。以水為喻,大風襲捲起巨浪,小風掀動起小浪,微風吹拂起漣漪,無風則平靜如鏡;緣風的大小,波浪有巨細,水性則非異。哲學與宗教是一種理論思想、感應和信仰禪法則是一種在虛妄的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真實經驗當我們訓練自己的心,使其從混亂的情況變成穩定,進而成為絕對的和平時,就能經驗到「真實就是虛妄」的禪法。
  我們的從出生以來,都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運作,從來沒有平靜過。即使是安靜地坐在那兒,不看電視,不聽音樂,也不讀報,動得更快,腦子裡思緒不斷,彷彿自己在播映許多的影片給自己看。如果靜坐在那兒,腦子裡非常清楚,既沒有過去,也不想未來,沒有任何思緒,這人一定倍感無聊。因此,對於真實的世界,就沒有辦法知道。
  禪的觀念告訴我們,真實是永遠不動的也唯有在雜念不動之時,所看到、所聽到的,才是如實地看到和聽到,只有妄心不動時,所經驗的現象才是真實的。但是,僅憑觀念,尚無法產生真實生活的經驗,還得依賴方法實踐才能使我們體驗到虛妄的生活就是真實的生活


---
本文摘自<<禪的世界>>一書---

ps:節錄禪的世界一書介紹
〈序言〉
  在本書之前,我曾出版過類似的三冊書:《禪的生活》、《拈花微笑》、《禪與悟》,都跟禪修的方法及禪修的觀念有關,先後十年以來,頗受許多讀者的喜愛。這也反映出禪修的風氣,已在海內外的華人社會,漸漸地推展開來,深感欣慰。
  以美國為例,禪修曾經成為一時的風尚,知識分子學禪坐,大學生學禪坐,許多的中學也以正式的課程,教授青少年學生打坐。那是因為美國的社會情況穩定,經濟成長正常,故在物質生活之外,便將追求精神領域的開發,作為他們的生活目標。
有關禪修的書籍,今天能受到我國各界人士的重視,相信也跟國內的社會結構及經濟開發有關,所以我能連連出書,也為我們的國家,倍感高興。
  本書共收文稿二十九篇,長的約一萬餘字,短的二、三千字,多是從我在國內外東西兩半球的演講錄音整理出來,也多曾在《人生》及《法鼓》等刊物發表。我很感謝那些為我整理錄音帶的僧俗弟子,如果不是他們已把稿件寫出,我是不可能將之撰寫成書的。
不過,我的演講用語及其組織,距離文章的要求,是相當遠的,弟子們費心整理出來的講稿,多半雖曾經我過目,卻也多半未能多花時間親自予以潤色補充。這趟我於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四日來美之時,由東初出版社的叢書執行編輯 劉德如 博士,將她蒐集到的一大包稿件交給我隨身帶到了紐約,一直置於案頭,總是無暇伸手去碰它們。
到了 十二月十二日 ,我才下了決心,將這包稿件細心閱讀一遍,然後逐篇、逐句、逐字,給予刪修增訂。往往一篇四、五千字的稿子,也要花我四、五個小時的修改,幾乎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文句,都是重新寫過。僅有少數幾篇,文字頗為通順,雖然不太像是我的文章,也讓它們保留了原樣。
本書的各篇之間,只有思想與目標的統一性,並沒有篇與篇之間的連貫性;可以連續逐篇地讀完,也可以單篇前後地抽讀。正因為本書所收各篇,是在各地不同的場合講出,每篇各有其特色,但是也有若干資料內容,在全書的各篇之中,重複出現了一至兩次,以保持各自成篇的完整性。
本書的內容性質,是以禪法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通過深入的體驗及簡明的介紹,推廣到人間的現實生活中來,以期使得不論年齡性別、職業層次、教育程度的社會大眾,都能分享得到禪法的利益。若能定時禪修者,本書中提供了基本的禪坐方法;若是忙碌異常的人士,也不妨試著用本書中介紹的禪修觀念,調整自我、消融自我。從三分鐘的放鬆身心,到平常日用中的照顧身心,更見簡便實用的禪修方便。
本書的目的,是通過禪法的功能,來推動心靈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以期實現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本書是我近十年來,在世界各地弘揚禪法的實錄和縮影;讀完本書,也等於陪著我作了幾年護法、聞法、學法的努力。其實,除了無法感受到臨場的氣氛之外,本書各篇的內容,都比講出之時更加明朗與充實。這也正是我要在繁忙中,抽出十天的時間,夜以繼日地親自修訂改寫的主要原因,為了對我自己的演講負責,心血的投入還是值得。
最後要謝謝數年來各地方的善友們給了我演講的機會。謝謝尤果會、盧果乘等幾位居士為我謄稿, 姚果莊 居士在這十天之間,不眠不休,以驚人的抄寫速度及校閱速度,完成了本書的清稿。當然,青年名畫家陳永模在百忙中為我作畫,使本書增光;東初出版社的代主任果在沙彌尼、主編潘果崧、美編許榮發及叢書編輯張敏琪等人,都為本書的出版奉獻良多,一併在此申謝。
一九九四年元月,我將書稿帶回臺北, 四月十七日 自序於農禪寺

本書目錄
自序
禪坐的基礎方法
四念處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
禪修方法的演變
禪是什麼
禪的智慧
智慧與福報
──自我的提昇
──自我的消融
禪與人生
禪與生活
禪的心靈環保
禪的知與行
禪與藝術
生命的圓融
生命與時空
理性與感性
提得起.放得下
提起與放下
無常與無我
提昇人品的佛教
積極的人生觀
現代佛教與生活
現代佛教青年應有之人生觀 人心清淨.環境清淨
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人間淨土
附錄:聖嚴法師談「禪的知與行」(巴西《美洲華報》記者斯碧瑤報導,刊於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四日 該報「僑社新聞」版)

精采書摘


禪與生活
一、無話可說
  在《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中,文殊師利菩薩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轉問維摩詰對於不二法門的看法,維摩詰居士竟然「默然無言」。文殊因此讚歎:「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可知真正的禪法,即是不二法門,也當無話可說。
二、禪是什麼
  今天,我也只能和諸位談談無話可說的禪法,卻無法告訴諸位,禪法的內容是什麼?因為真正的禪法是不可思議,無法以語言文字和思辨來解釋的。自釋迦牟尼佛開始,便認為真正的法,是無法用語言來說明的。所以他成道之後,說了四十多年的法,在臨入涅槃時,卻告訴大眾說:「我這一生之中,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未曾說著一字!」
  剛才 裘李炯 教授把我六十多年的生平,在短短的兩分鐘內介紹完了。請諸位想想,六十多年的經歷過程,怎麼可能在兩分鐘內介紹完呢?這就說明,任何一種現象,如果用語言文字來介紹的話,則只是一種浮光掠影的概念,而不是該一現象的本身。
  中國的禪法,是指那不須通過語言文字及想像說明的任何一樣事實;它是絕對的真實,隨時隨處都是現成的禪法,也沒有一物就是禪法的本身。
三、什麼是生活
  每天的活動都是生活,奇怪的是,卻不知道為何會如此地生活。小時候,父母要我們那樣地生活;上學了,老師指導我們過學生的生活;在美國,追求獨立自主快樂的生活;在臺灣,追求民主富足平安的生活。可憐的是,我們經常是在大環境的擺布下,無法依照自己的意志來生活。往往我們希望能準時赴約,結果路上塞車而遲到了;打算晚上去看電影,結果是帶著小孩到別的地方去了。
  所以,我們的生活不全是自己能自主的,而對於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很清楚的,我們以為已經體會了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吃到的東西,事實上卻不盡然。正如我現在講的話,諸位聽了,領會到的卻是因人而異。這就表示著,客觀的事實與主觀的自我,所感覺到的生活並不相同。因此,我們常常不清楚其他的人發生了什麼樣的事,便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猜測人家、代替人家、說服人家,往往我們是存著好心替人家解決問題,結果卻增加自己的困擾,也為人家帶來更多的麻煩。
  因此,所謂生活,就是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不斷地互相幫助,也不斷地製造錯誤。這就是人間生活的現象,但是,我們沒有其他選擇,還是要繼續生活下去。
四、錯誤即是真實   如上所述,「禪」不是用語言文字和想像所可以說明的,而生活則是一種經常製造錯誤的幻象。前者是絕對的真實,後者是不斷的錯誤。若以哲學或宗教的立場而言,錯誤有錯誤的層次,真實有真實的領域,這兩種情況是不可能連接在一起的。
  但是,以禪法的觀點而言,真實與錯誤,非一非異。以水為喻,大風襲捲起巨浪,小風掀動起小浪,微風吹拂起漣漪,無風則平靜如鏡;緣風的大小,波浪有巨細,水性則非異。哲學與宗教是一種理論思想、感應和信仰,禪法則是一種在虛妄的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真實經驗。當我們訓練自己的心,使其從混亂的情況變成穩定,進而成為絕對的和平時,就能經驗到「真實就是虛妄」的禪法。
  我們的心從出生以來,都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運作,從來沒有平靜過。即使是安靜地坐在那兒,不看電視,不聽音樂,也不讀報,心卻動得更快,腦子裡思緒不斷,彷彿自己在播映許多的影片給自己看。如果靜坐在那兒,腦子裡非常清楚,既沒有過去,也不想未來,沒有任何思緒,這人一定倍感無聊。因此,對於真實的世界,就沒有辦法知道。
  禪的觀念告訴我們,真實是永遠不動的,也唯有在雜念不動之時,所看到、所聽到的,才是如實地看到和聽到,只有妄心不動時,所經驗的現象才是真實的。但是,僅憑觀念,尚無法產生真實生活的經驗,還得依賴方法的實踐,才能使我們體驗到虛妄的生活就是真實的生活。
五、禪的方法
  禪的方法,首重屏息諸緣,心無旁鶩。因此,在用方法的時候,不要注意任何周遭環境的動靜,即或有架飛機失事,跌落在你身旁,也是不要管它。
  禪法的修習並非一蹴即成,因為你從小緊張到現在,要立刻把身心放鬆是辦不到的。所以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練習,使你的心漸漸從混亂緊張中安定下來,才可能在虛妄的生活中體驗到真實的世界。禪的理論和禪修方法,若不能在平常日用中勤加薰習,遇到問題時便會束手無策,唯有坐地就縛。所以,禪與日常生活,有其密切的關係,否則,它將僅是一種學說而不是實用的禪法。
  禪的方法,有動、有靜。對一個初學者,動的方法不太可能深入,而靜坐的練習,能獲得較深的經驗。日久經驗豐富且深時,在動的時候,不管做什麼,身體動,心還是安定的。如今也有一位緬甸禪僧,發明了一種「動中禪」的修行法,亦能使人安定身心,原理是依據「觀身、觀受、觀心」的法門。至於中國佛教,有漸悟與頓悟兩派的修行。漸悟的修行,非常重視打坐;頓悟的修行,不反對打坐,但亦不以打坐為主要方法。但是,多半的人是需要以打坐為基礎的。
六、禪與無我
  宋朝時,有位大慧宗杲禪師,有一天他派一位尚未開悟的弟子名叫道謙,從浙江的徑山,送一封信到湖南的長沙,去給一位 張 居士。這位弟子相當苦惱,便發牢騷給很多人聽,他說:「師父不成就我好好用功修行,我已經出家二十年,至今連門都沒摸到,卻叫我去送信,荒廢了道業!」他的意思是,這麼去送信,來回千里迢迢,將寶貴的時間給浪費了。
  另一位開了悟的弟子,名叫宗元,聽到這位弟子發牢騷,就安慰他說:「你放心,我陪你一起去。在路上的一切,我都可以幫忙你做,只有五件事需要你自己料理,那就是著衣、吃飯、屙屎、撒尿、馱一個死屍路上行。」道謙聽了,不禁高興得手舞足蹈,欣然上路,後來也不用宗元陪他去了。
  請問,那位笨弟子為什麼可以開悟?只因為一旦心無二用,便能雲開霧清,立見明月當空。出差前,他為追求開悟,並不知道開悟是什麼;在路上,他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想,只顧他自己個人生活裡最單純的事情,穿衣、吃飯、上廁所,馱著死屍似的身體走,心中不再受到任何妄念所干擾,不想過去,不想未來,也不想現在發生些什麼事,只是很清楚地知道他在做著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煩惱越來越少,而情緒不會再波動。所以,他也見到了真實的世界是什麼了。他以前所見到的世界,都是以自己的知識和錯誤的感覺來作判斷的;現在,放棄了自我主觀的判斷,直接來體驗生活,所以才能看到真實的世界。
  我們通常認為自己的自我是真的,自己的所思所見、所解所受也是真的,因為是我在想、我在看、我在聽、我在說、我在做;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這些都是虛妄的。
  舉例而言:我有位學生,認識我差不多有十年了,他以為他是在學禪,但是,我認為他是在玩禪,只是到我們禪中心來,看禪、聽禪、坐禪,但沒有很認真地來體驗禪的生活和禪的精神。
  當他見到我時,剛剛 和他的 太太離婚,所以請求出家,我說:「你不能出家,應該再找一位太太。」嗣後的歲月中,他曾三度結婚又離婚,最近他來見我時,我問他:「你每次選擇結婚對象時,是不是出於你自己的意見?」他答:「是啊!我選擇的時候好像是我做對了,可是,慢慢地日子久了,便發現到我的選擇是錯誤的。」
  這種人並不多,但是,我們每一個人事實上都像這個人一樣,對於任何事情的選擇、判斷,大概總是錯的多、對的少。所以人的生命的責任,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改正錯誤。
  以上兩則故事,說明了人們大都不瞭解自己,故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迷失了自己。我們通常所謂的自己,並非真正的我,因為我們所作的判斷,都是在當時的環境影響下產生的動作,所以那是環境而不是我。如果通過禪法的訓練,我們便會找回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那是不受環境影響的真如佛性。
  所以,禪的最高經驗是無我,也就是先從錯亂的自我轉成穩定的自我,再捨穩定的自我而成無我。到了無我的程度時,才發現我跟世界,既不是統一的,也不是分開的。統一的是大我,分開的是小我,不一不異,無內無外,是一切事實的存在,卻沒有我的執著在其中。
七、禪修與學習能力
  當我們學習一樣東西時,如果心力不能專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則對所有的見聞覺知,都不可能在記憶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學習效果不會很好。
  例如:一張攝影用的底片,照第二次則出現畫面重疊,照第三次即可能變成畢卡索的抽象畫了。又如黑板,若已寫了字在上面,重疊塗寫便很難辨認其內容了;若把黑板先擦乾淨,不留任何痕跡,再把聽到的、看到的寫上黑板,就很清楚了。我們學習任何東西時也是一樣,學習前或正在學習時,要先把頭腦裡清理清楚,不要東想西想,只是注意地聽、注意地學,記憶力一定增強,理解力也會快速。所以禪修可以幫助大家提高學習的效率。
  前面說過,禪的修行方法和觀念,可以使我們的心安定下來,便不會受了環境的影響而迷失自己,因此可以接受到更多、更真實的消息。我們也談到了禪法的修行不是一蹴即成的,需要付出耐心來練習。如果僅僅為了增進我們的學習能力與效率,打坐及參禪是最好的方法,至少也應該練習著隨時讓你的頭腦休息。
  一般人由於身心緊張,所以影響到學習的能力和效率,應當常常練習放鬆頭腦,放鬆全身的肌肉和神經,讓身心獲得充分的休息。有時由於血液循環有問題,指揮全身放鬆而無法放鬆時,則應輔以輕柔的運動,身心自然健康,學習能力自然增長。
八、禪修與戒酒戒毒
  剛才有人問我,禪修對於酒精中毒及麻藥上癮者,能有幫助嗎?在美國,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沒喝過酒的人很少,沒有用過麻藥的人也不多。喝酒時會給人一種安慰感或安全感,用麻藥時則使人有一種天馬行空的感受。但是,酒醉或麻藥用過之後,身體的感覺則非常地不舒服。而且飲酒跟犯罪及意外死亡有密切關係,根據美國青少年酗酒情況的調查報告所稱,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撞車、暴力攻擊、自殺,皆與飲酒有關;在美國青少年學生中,一半以上的性攻擊、約會強姦案,均與酗酒相關。其實,縱然不犯罪,飲酒吸毒都是慢性自殺的行為,所以必須戒酒、戒毒。
  在禪中心,就有人是曾用十幾年的麻藥,而漸漸地改掉。因為,用禪的修行方法和觀念,能安定我們的身心,如果學會放鬆身心,這種感受,要比麻藥和酒的刺激更舒服。用禪坐時,身體舒服,心裡平靜,如果一天有一次打坐時間的話,能使你覺得整天心裡平靜,身體舒暢。所以,如果是已經酒精中毒的人,或是麻藥已經用了很久的人,只要有一點決心學禪的打坐方法,學會以後,就能越來越覺得酒、麻藥並不是一種享受,真正的享受是打坐。
  酒與麻藥,是讓我們緊張刺激、失去健康;禪坐的方法,是讓我們舒服自在、增進健康。但是,禪坐的方法不可能馬上取代麻藥、酒精的刺激,需要一天天慢慢地改善,要付出恆心及毅力,也需要親友的照顧、關懷與鼓勵。
(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五日 講於美國紐澤西州蒙克萊大學,陳果剛整理)

光明的信念、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009/10/14 00:30

最近從聖嚴法師的文章中及網路摘錄一些激勵的話來自勉:

正因世事「無常」,所以要相信面對種種挫折時,終究都會雨過天青,而這就是「心安平安」的觀念和方法。

從修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中,學習自利利他、提昇品格,讓寶貴的人生,過得幸福圓滿又有意義。

別人的看法都是參考,自己對自己的理念要堅持,也要能不斷的修正,量自己的能力自己對自己負責,允許自己嘗試和犯錯,盡量不預設立場從嘗試和錯誤中學習到的或許更多,也允許別人犯錯,只要能不斷的檢討修正,便是正確的方向。責備要理性感性兼具,才易為人接受。要能設身處地去想事情,能力和心量越大,包容性就越大。

一種精神,一種毅力,一種人生態度和哲學那就是永不放棄,永遠樂觀,不管遇到多大的災難,都不怨天尤人,都不自暴自棄,而是以巨大的毅力和勇氣,戰勝磨難,永遠對人生有一份熱烈的追求,有一個正向的心靈充滿陽光的嚮往!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精神

可以失敗,但卻無法被打敗;你可以折磨他的肉體,但無法打敗他的精神,他的意志,他作為人的無限潛能


這種美、光明的信念、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會照耀一個健康、美麗的人生。

轉載聖嚴法師的我們是生命的共同體

                                                                                                                              2009/08/15 14:23

推薦網站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我們是生命的共同體
在這一次的大地震中,台灣同胞,大家都是災民,都是受災戶。只是,有的人是直接的、有的人是間接的,有的人受災重一些、有的人輕一些,程度上雖有不同,卻都受了災難。然而,有人家裡一點事都沒有,生命財產絲毫未損失,看起來沒有受災;災區損失了的物質,看起來好像不是自己的。其實,社會是相通的,有無是共享,災損也我們共同的
現在,政府需投注大量的金錢,來重建災區、補償災區的損失、災民的損失,錢是哪裡來的?是我們每一個納稅人的,跟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不管你是誰,只要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都與整體環境不能脫節。大地震使得再一次彰顯「生命共同體」的意義,這個共識大家似乎不容易養成。
養成「生命共同體」的觀念和共識之後,我們就會愛惜這個社會、愛惜我們的環境、愛惜共同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假如沒有這種共識與認識,這次災難過了之後,還是一樣。人心一樣地浮動、一樣地自私、一樣地混亂,又回到從前!
過去,透過媒體的渲染報導多報憂少報喜多見混亂少見安寧會讓人誤以為:在這個社會中好人少,壞人多;好事少,壞事多。媒體總是想盡辦法挖掘壞人、扒疏壞事,稱為伸張正義,似乎是對的,但對於社會大眾的影響,尤其對於青少年及兒童心理的影響,其代價是無法估計的。成熟的民主國家西方各國,媒體都會做適當的報導,做自我的約束,否則會讓下一代的國家主人翁們,誤認為成人的世界均是如此!青少年漸漸地耳濡目染,漸漸傾向於這個方向,造成行為方向的偏離
但願這一次的災難過後,媒體以及各界人士,都能夠深刻認識「生命共同體」的觀念,不要互揭瘡疤,互相攻擊、挑戰、刺激、對峙,如此,社會才有祥和的希望。此外,大家要包容、原諒,還要讚揚、勉勵、安慰和褒揚他人的優點及貢獻。在家庭中的親子兄弟姊妹之間,在學校裡的師生同學教職員之間,在社會上與同事、部屬、上司、朋友共處之時,應該彼此勉勵,共同分享。如此,就無人製造罪惡,媒體也無從報導惡行惡狀的事件了。
我曾在日本多年,現在也有一半的時間住在西方。注意到西方及日本的媒體,雖也有所謂的花邊新聞、緋聞報導、犯罪報導、糾紛報導,但是篇幅、版面均不致於過大、過多、過久,與台灣媒體的報導風氣有所不同。
災難之後,是往正面思考的契機,由災難之中得到很多的教訓,大家應該要求平安,求平安要先求心安,當從每一個人自心做起、自身做起。自已先要安心,再幫助他人安心。若人人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去努力,往未來看,我有很大的信心,相信「人間淨土」一定會實現。請大家一起努力!
本文摘自《台灣加油----我們是生命的共同體

感想:
小我認為探討事情可以,但若無一顆謙虛的胸懷,無法公正客觀的自他要求及對事情全貌專業認知的涵養,只以狹礙偏頗的自我意識認知利用自己的力量來興風作浪卻自以為是正義真理的化身,尤其是影響力更大的媒體,那人類的災害永遠是存在的。



金剛經淺釋(八)

                                                                                                                            2009/03/20 08:40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分旨:體即是用用即是體,這個就是那個,一而二,二而一也。
淺釋:若果有人說,如來似來似去,或似坐似臥,這個人就著了名詞法相,不能理解我所說的道理。須知如來者,佛性是也。法身遍宇宙,根本無處來,亦根本無所去(無處不在),故名為如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分旨:自然,永恒。
淺釋:佛問須菩提,如有善士將三千個大千世界碎分為微塵,這些微塵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答:是很多的。若果這些微塵是實有的,如來就不會說微塵眾多,就因為佛說的微塵眾多,不是微塵眾多,所以才名為微塵眾多,這和佛說的三千個大千世界,非世界,名為世界同理。因為微塵終有盡時,世界終有壞時,所以才名為微塵,名為世界。若要從世界中去尋求一個實有的,歷劫不壞的,無始無終的,萬古常新的,那就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就不是一合相,無以名之,姑且名之為一合相。佛言:所謂一合相者,就是返本還原,一切歸於自然歸於永恒,是無法用言語解說的。凡夫貪著於幻緣虛境,就無法理解這個道理。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分旨:真知無知,無所不知,真見無見,無所不見。
淺釋:佛問須菩提,若有人言:本來面目無相可見,然佛何以又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個人明白我所說的道理嗎?須菩提答:這個人是不明白如來所說的道理。因為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其目的就在指出不存有我,人,眾生,壽者見的人,乃能與宇宙同體,歸於大化。佛言:發正覺心的人,對於一切法都應該有如此的認知,如此的見識,如此的信念和理解。無我,無法,無見,則身如太虛,與自然同化,而復歸於永恒。須知所謂法相者,就不是法相,只是名為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分旨:一切有為法,皆應化而生。
淺釋:修行者受持讀誦此經,乃至四句偈等,為人解說的福,是七寶布施者所不能及的。要如何為人解說呢?就是要以隨緣身說自度法,使眾生覺悟,惟有悔過自新,明心見性,才是最佳的抉擇。最後,佛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四句偈言做為全部經文的結束。這不但說明了世間一切有為均屬虛幻不實,並勉勵聽眾,只要把握住現在努力修持,就能永離苦海常享清靜。佛反覆闡述無相之法畢,阿難記錄此經圓滿,長老須菩提與同時在法會聽經的各僧侶,各善士,一切世間的天神,仙人及阿修羅等,聽後都深受感化,皆大歡喜,衷心信受,虔誠奉行。

                                                                   ---恭錄圓滿---




專用名詞釋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簡稱為『正覺』。即是『真性』,『良知』,『心佛』,『無上覺心』。

○須菩提
名詞:如善現須菩提,慧命形菩提,是虔修無上正等正覺法的修行者。

○善男子善女人
善士。觀念正確,品德高尚的社會人士。

○菩薩
佛家對一般信徒的尊稱。

○摩訶薩
具備大覺性,大智慧,勤修佛法的菩薩。

○眾生
一、世間的一切生物。二、凡夫的妄念:一妄念一眾生,妄念滅眾生度。故明心見性之人,常聞自己心佛時時說法,時時度眾生。

○無餘涅槃
無生滅妄想的覺路。(不動心)

○滅度
滅除妄想,導歸正覺。(致良知)

○相
形迹。形─體形(有形像),迹-意念(無形像)。

○著相
執著形迹,心被拘束,滯而不化。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有我相:認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身是我,貪生怕死。
有人相:心存憎愛,意不均平。
有眾生相:念念常隨世心流轉,妄想煩惱。
有壽者相:識心不忘,業種常萌,隨心境意識流動。不悟無生真空實性。
無我相:能視身是幻,悟世無常,依大乘之教法,勉力修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無人相:能靜觀眾生,皆如赤子,不擇冤親,平等濟度。
無眾生相:世間事,一切看澹看化,不妄念執著,不口是心非,無過去現在未來之念,無意必固我之私,依著道義,本著良知,立定腳跟,奮勉有為。
無壽者相:一切本乎自然,依方便願心,量力行善,隨緣隨分,守法守紀,不惜命延年,亦不自暴自棄,修心養性,至誠無息。

○布施
施捨與奉獻。大略而言,可分濟利他人的財施,警醒群迷的法施,不避艱險救人於危難的無畏施。

○福
一、世間福:鴻福。執相,貪求利益,有條件的布施,是有為之福(有相的福)。有何種因緣,即得何種福報,福盡還須墮落。二、出世間福:清福。離相,不著求福之念,自然隨緣無條件的奉獻,是無為之福(無相的福)。能觀自在菩薩,即能深入般若,悟性中之寶,受享無有盡時。

○身相
體形,形相,,俗世的報身。

○無為
有為不住。就是無為而實無不為。

○三千大千世界
一、三千個大千世界-宇宙的形形色色。二、凡夫的畢生經歷-包括身受的和意念中的各纇塵勞妄想。

○七寶
金,銀,琉璃,珍珠,瑪瑙,珊瑚,琥珀。

○四句偈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本來不生不滅,只因迷悟而致升沉。眾生常迷不覺,所以永劫墮落,諸佛常覺不迷,所以永離苦海。善士們虔修佛道,其進修功夫簡言之就是『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知身是幻,藉此幻身,學佛修行,造福人群,就是身空。反觀自心,非生非滅,使自心常覺不昧,不隨妄想流轉,率性而行,就是心空。反觀自性,寂然不動,明明了了,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就是性空。悟如來所說經典皆是方便引導法門,心空則法了,就是法空。

○須陁洹果
初果,斷盡欲界的見惑。能捨己成人,廣結佛緣,持齋戒殺,量力布施,即得須陁洹果。

○斯陀含果
第二果。已斷部份思惑,尚往來於欲界。勤習觀照般若,心不外走,意不散亂,身口意業,悉皆調伏,於世間心,動少靜多,即得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第三果,斷盡欲界思惑,而不再生欲界。身口意業不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不生,靜久功深,心性恆一,於世間心,寂然不動,即得阿那含果。

○阿羅漢果-第四果,全斷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思惑,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以自在心,習清靜法,至誠無息,悟自性本來面目,心境兩忘,即得阿羅漢果。

○無諍,三眛-無嗔,無念。無生滅去來,常覺常醒。

○阿蘭那-寂靜。本性上一塵不染。

○淨土-無形真土。就是淨心,心淨則土淨。

○生清淨心-清淨心即佛性。生清淨心就是拋卻妄念執著,明心見性。

○無念-無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污染,念念不離正覺。

○三十二相
如來佛以三十二種淨行,修煉成的三十二種身相,即應化的法身,化身。
 
○阿僧祇。那由他。
計量單位。阿僧祇-無法計數,無央數。那由他-一萬萬,一億。

○於後末世,於未來世。
於後末世-後世的。於未來世-來世的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光見暗不見,見前不見後。
天眼-前後內外,山巖石壁,真見無礙。
慧眼-能見文字義理淺深。
法眼-能見三世佛法則,量根施道不失其時。
佛眼-圓明普照,一切因果,如對目覩,毫髮不失。此五眼者。此五眼者,乃從諸善功德福感而生,能觀照般若,見性修行,則人人有份。

○具足色身
法身。如來佛圓滿成就的三十二相。

○具足諸相
變化神通,億萬化身。

○轉輪聖王
管理四大部洲善惡的四大天王。因每月輪流主事,如輪之轉動,循環不息,故名為轉輪聖王。

○般若波羅蜜
妙覺本性。湛如太虛,無名無相。

○天,人,阿修羅
天-天神。人-人類。阿修羅-喜好戰鬥的鬼神。


本書引用參考書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箋註        無錫丁福保仲祜箋註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傳燈真解      然燈古佛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通俗集義      南屏古佛註
六祖壇經              唐釋門人法海錄
金剛果論              後趙天竺僧佛圖澄譯
大乘起信論             梁三藏法師真諦譯


卷末文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