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分旨:道本自然,不假言說,全憑心意用功夫
淺釋:修行者不要認為如來應當有所說法,千萬不要有這種觀念。若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就是毀謗如來,這就是不明白如來所說的道理。須知所謂說法者,根本是無『法』可說,只不過是因材施教,破疑解惑而已,是以名之為說法。這時,慧命須菩提向佛請示說:世尊,後世的眾生,聽到這種說詞,會相信嗎?佛言:他不一定是眾生,也不一定不是眾生。所謂眾生眾生者,如來說就不是眾生,名為眾生。道法自然,自然曰道,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分旨:只問耕耘,不計收穫,才是正途。
淺釋:須菩提問:佛所得到的正覺,就是無所得嗎?佛言:確是如此,我於正覺絲毫無所得,是以才名為正覺。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無執無住,自有佳境。如有得失之心,學佛難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分旨:以惻隱之心,率性而行善。
淺釋:佛法最重平等,一切事物沒有高下之分,是以名為正覺。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胸懷,修一切善行普度眾生,即得正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行善乃本性之真情流露,率性而行理所當然,何善之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憶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分旨:立人達人則福慧雙全。
淺釋:以等於宇宙中所有各須彌山王的七寶布施,其福德不及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解說的福德億萬分之一。因為七寶布施,所得的是有相福德,雖多至充滿宇宙,終有盡時。持經布施,是無相的性中福德,福慧雙全。此所以前者與後者相較,根本無法算數譬喻,後者勝前者實在太多了。
---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