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3, 2013

秋季的飲食養生

                                                                                                                       2008/09/27 22:08

秋季是開始進補的黃金季節,但進補的真正含意是要依據氣候等因素慎選對身體有助益的食材,而不是盲目的吃補。入秋後,氣候轉為乾燥,俗話說:秋老虎,即是形容秋天的氣溫及燥熱有如老虎的威猛逼人,常常滿身大汗不輸給夏天。氣候會影響生理,身體容易出現中醫所謂『秋燥』的燥邪現象,如皮膚乾燥、咳嗽、喉嚨發炎、口乾舌燥等等。依據中醫的養生建議,秋天忌辛辣之物,少吃或不要吃如薑、辣椒等等香辛之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食材或酸性蔬果,例如(黑、白)木耳、芝麻、豆漿、檸檬、蜂蜜、藕、黃精、何首烏、麥門冬、玉竹、生地等等滋陰潤燥的食物,甚至可添加滋陰潤燥的中藥材煮成藥膳粥品,是秋天不錯的養生方法。外婆常說一句台灣俚語:秋瓜白露(指空心菜)毒過飯匙秤(指百步蛇),所以秋天不吃瓜類,白露的季節不吃空心菜。

蜂蜜檸檬茶是我這一陣子必備的飲料,早餐喝豆漿,甚至當做飲品多喝一點,做菜時添加木耳,用醋浸漬藕片或其他蔬果,以何首烏(注意必須要買九蒸九製過才能去除其毒性)熬煮蛋或烏骨雞,或玉竹雞湯。

秋天也是收的季節,作息不要太勞累,早睡早起,養精蓄銳,為明年的體力開始做準備。
 

No comments: